南菜北运"的兴起及其原因"南菜北运"在我国的兴起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事.我国蔬菜流通在1984年是一个分界.1984年之前,我国蔬菜在区域之间进行流通是受到严格限制的,各地实行的政策是蔬菜自给自足,因而全国形成一种"就地生产,就地销售"的封闭格局.1984年2月,国务院发文允许合作商业和私人对国家统购,派购以外的蔬菜进行长途贩运.1985年上半年国家又在一些城市进行蔬菜放开经营的试点.至此,以放开为主的蔬菜产销体制改革的热潮在全国各地兴起,其中尤以南方几省的反应强烈,"南菜"开始北运,以解决北方蔬菜严重不足的问题.南菜的来源地最初是广东,广西,海南三省 (区),后来渐及湖南,福建,而流向地则广及华北,东北,西北及华东部分省市."南菜北运"的主要品种有辣椒(或称海椒,包括圆椒和尖椒两种),茄子,四季豆,青瓜(北方称黄瓜)和冬瓜等.随着时间的推移,"南菜北运"更是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南方"北运菜"生产大省(区)先后建立了许多"北运菜"基地, 与此同时,各种"南菜北运"公司雨后春笋般地涌现,而南方各地方政府也纷纷提出将"北运菜"种植发展为当地的支柱产业。
南方商品经济在历史上就比较发达,改革开放重新唤起了广大农民参与商品经济的积极性.南方的农民在蔬菜市场放开以后,就迅速地调整农业结构,将一部分土地转移作种植蔬菜所用.这部分农民的积极参与使"南菜北运"有坚实的菜源基础.据统计,广东省茂名市平均每户农民中就有1亩左右耕地是用来种植"北运菜"的,约占其耕地的三成.茂名市从事蔬菜购销活动的农民就有10万多人,并同100多个大中城市建立了相对稳定的购销关系,每年北运果蔬 200多万吨:有些农民购销专业户已发展成为大?12?型专业流通公司,如化州市柯华土组建的同庆果蔬北运股份公司,集结了200多户农户入股,每年购销北运菜达15万吨,成为广东省"北运菜购销大王"。 正是这些市场主体的主动积极参与,才使"南菜北运"得以兴起并迅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