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颂2热播,樊胜美终于如愿以偿,王柏川带着她去看房,其中说到得房率,那么得房率是什么意思?什么是得房率?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得房率是什么意思?什么是得房率?
得房率:是指可供住户支配的面积(也就是套内建筑面积)与每户建筑面积(也就是销售面积)之比。得房率计算方法套内建筑面积=套内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阳台面积销售面积(也称套型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 +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俗说"公摊面积")。得房率是买房比较重要的一个指标。计算房屋面积时,计算的是建筑面积,所以得房率太低,不实惠;太高,不方便。因为得房率越高,公共部分的面积就越少,住户也会感到压抑。一般,得房率在80%左右比较合适,公共部分既宽敞气派,分摊的面积也不会太多,比较实惠。一般多层的建筑物得房率为88%,高层的建筑物得房率为72%,而办公楼为55%。
总结:买房之所以要关注得房率,是因为,首先得房率和公摊面积以及实际使用面积有联系,一般得房率高,房屋的实际使用面积大。换句话说,得房率高的房子,公摊面积比较合理,适中,购房者不必为公共部分的面积花费太多的金额。公摊面积大小,不仅直接影响到得房率,也影响到以后的物业费、采暖费、房屋交易税费等。得房率低,相反。得房率=(销售面积-公摊面积)/销售面积。如果两个购买者买房,一个人的买的是130平米,另一个人买的是100平米,那两个人的得房率一样,那就说明130的那个人的公摊面积大于100平米的那个人的公摊面积,那么130的那个人就得多为公摊的面积花去一笔费用。所以说买房的时候关注得房率和公摊面积。
本文整理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email:kf@53shop.com 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