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购物卡套现族有哪些风险?,随着春节的到来,近日春节假期大中城市的超市、商场购物卡“套现族”出没,下面一起来看下。
春节购物卡套现族,购物卡套现或涉嫌非法经营。如果你有张大额的购物卡想换成现钱你会怎么办?很多人会选择在超市帮人付款换现钱,这些人被称为“购物卡套现族”。春节假期大中城市的超市、商场购物卡“套现族”出没,且多形成团伙,专门替人结账换现金。(中金网 2月3日)
法律人士提醒,购物卡“套现族”的行为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容易招来包括法律风险在内的诸多风险。
沈阳市的张梅女士透露,春节前和春节期间,她两次去华润万家超市(浑南店)购物,在准备用现金结账时均碰到购物卡“套现族”。“是同一个男孩,央求我帮涮一下卡,还说我300元钱的东西他帮我涮后,给他270元钱就行。”
沈北新区地铁2号线终点站附近的一家大型超市负责人无奈地说,对“套现族”没有办法管,管也管不住,这类人群以折扣价将购物卡回收过来,再到超市、商场挣套现后的差价,利益诱惑大。
“购物卡套现存在法律风险。”辽宁省律师协会会员陈宝龙认为,持卡人利用单位福利,变相收回现金,实质上欺骗了发卡单位,违背了商家和单位的合同约定及福利意愿。最关键的是,“套现族”从商品还原为现金,属于非法经营行为,尽管因额度不大,但已属在市场经济中未经许可的不当经营活动。
超市、商场的工作人员提醒,通过“套现族”购物存在隐患。首先,由于使用购物卡消费,消费者无法开具发票;其次,购买的商品如果有问题,想要退换货也会十分麻烦,尤其是退货,商家只能将退的钱返回到购物卡,损失由消费者自己承担。
非法经营罪的法律定义
非法经营罪,是指违反国家规定,未经许可经营专营、专卖物品或者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以及从事其他非法经营活动,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
实践中对非法经营行为构成犯罪的认定需注意:
根据刑法的规定,非法经营的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1)未经许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营、专卖物品或者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的,如擅自经营烟草、食盐、化肥、农药、农膜、矿产等;更多电商资讯可以关注www.53shop.com
(2)买卖进出口许可证 、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的;
(3)未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非法经营证券、期货或者保险业务的;
(4)其他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如非法从事传销或者变相传销、非法从事出版物的出版、印涮、复制、发行业务等。
非法经营行为不同程序情形的处罚:
1、对于刑法已经单列罪名的非法经营行为,不能按照本罪处理,而应以相应犯罪定罪处罚。如擅自设立金融机构、转让金融机构经营许可证、擅自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盗卖文物、买卖珍贵动物及其制品等,从本质上讲也属于非法经营的范畴,但刑法已有专门规定,就不能再将这些行为作为其他非法经营行为,以本罪定罪处罚。
2、非法经营行为须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方能构成本罪,否则只能根据有关行政法规予以行政处罚。认定是否情节严重,一般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非法经营额和违法所得额的大小;
(2)实施非法经营行为次数的多少;
(3)是否造成重大损失或者引起其他严重后果;
(4)是否经行政处罚后仍不悔改等。
3、根据刑法及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对非法经营罪适用刑罚,应注意以下几点:
(1)自然人犯本罪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单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罚金或没收财产。
(2)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自然人犯本罪的规定处罚。
(3)关于上述情节特别严重的情形,刑法和司法解释没有统一的规定,而只有某些司法解释对特定的非法经营行为情节特别严重的情形有相应的规定。
(4)违反国家在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期间有关市场经营、价格管理等规定,哄抬物价、牟取暴利,严重扰乱市场秩序,构成非法经营罪的,从重处罚。
以上就是春节购物卡套现族的相关内容,小编就介绍到这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整理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email:kf@53shop.com 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