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国新冠疫情防控措施开始调整优化,12月7日,官方正式发布优化防疫新十条。日前,就有专家呼吁新冠病毒应该按照乙类管理实施。那么,现在新冠回归乙类管理了吗?甲类和乙类管控措施具体有什么区别呢?下面我们就来具体了解看看吧。
乙类管理是什么意思
乙类传染病是指发病率较高,会引起高病死率,但传播能力有限的传染病,例如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
2020年1月20日,国家卫健委发布1号公告,决定将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纳入传染病乙类管理,但采取甲级管理预防、控制措施。
乙类管理和甲类管理有什么区别
甲类传染病管理措施:
1、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
2、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
3、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相比乙类管理会更加严格。
以上就是新冠回归乙类管理了吗?甲类和乙类管控措施区别介绍了。希望上述内容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整理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email:kf@53shop.com 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