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据央行公布的2016年第三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在全国50个城市2万户城镇储户中,53.7%的居民认为目前房价“高,难以接受”,较上季提高0.3 个百分点,42.9%的居民认为目前房价“可以接受”,3.4%的居民认为“令人满意”。
对于下季度房价,23.1%的居民预期“上涨”,52.2%的居民预期“基本不变”,11.9%的居民预期“下降”,12.8%的居民“看不准”。未来3 个月内准备出手购买住房的居民占比为16.3%,较上季提高1.3 个百分点。
数据显示,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已经连续6个月减少。这是否意味着房地产去库存成效显现?近来房价的上涨又如何解读?
今年8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比7月末减少512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待售面积表现突出,减少639万平方米。这两个数据的差距,主要是因为商业营业用房待售面积有所增加。不过整体来看,商品房待售面积已经连续6个月减少,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认为,房地产去库存成效非常明显。
盛来运:8月当月,住宅待售面积减少650万平方米左右。从累计角度来讲,今年以来连续6个月商品房库存在下降,待售面积减少了3050万平方米左右。
在推进去库存的同时,房地产尤其是住宅价格上涨还在持续。盛来运分析:
盛来运:首先确实房价还是在上涨,但从近两个月的观察来看,涨幅是在回落。尤其是在一些限购政策出来后,一线城市和一些二线城市房价上涨的势头初步得到遏制。第二个特点,房地产的分化确实比较明显。以前是普增普涨,无论一二三线城市都在涨。但是今年以来,尤其最近两个月,三四线城市房价相对比较稳定,库存相对比较大。这两个特点可能今后一段时间还会持续。
即便当前去库存取得阶段性进步,但对需求本就薄弱的三四线城市而言,任务依然艰巨。背后除了城市人口密度、市场需求的原因,也跟政策有关。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
张大伟:一年多以来的去库存政策,特别是信贷政策来看,各个银行针对一二线城市和三四线城市的力度不太一样。一线城市目前首套房的信贷,基本可以做到八三到八五折,它的利率,二线城市在9折左右。三四线的话,基本在基准左右,宽松力度要弱一些。
张大伟认为,房地产市场分化调整,今后整体涨幅会变得相对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