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今日央行针对移动支付再制新规则,规定静态扫码支付每天最多500元,什么是静态扫码?静态扫码付款超过500元怎么办?
现如今,带着手机出门扫码支付已经成为大家的日常,不过安全威胁也不容忽视,为此央行已经做了规定,今后使用支付宝、微信扫码支付要被限制了。
2017年底,央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条码支付业务规范(试行)>的通知》,配套印发《条码支付安全技术规范(试行)》和《条码支付受理终端技术规范(试行)》,自2018年4月1日起实施。
新规对各类条码(二维码)支付的风险进行了A、B、C、D四类分级,并指明了交易限额,分别对应自主约定、最多5000元、最多1000元、最多500元。
使用静态条码的就属于D级,同一客户单个银行账户或所有支付账户单日累计交易金额应不超过500元。
很多人误以为新规要求所有扫码支付都限制每天最多500元,抱怨完全不够用,但注意这里针对的仅仅是静态条码,也就是日常街头小摊、小店的各种扫码支付。
这类收款二维码基本都是个体商家自行打印出来的,属于静态条码。
静态扫码支付每天最多500元超出怎么办?
同时,绝大多数人在这种场合的消费额度,一天很难超过500元,因此影响不会很大,真的超过500元也可以通过转账或者商家扫描用户手机付款码的方式解决。
而对于大型商家、超市等使用扫码枪方式,扫描用户付款码结算的,不受新规约束。
以上就是静态扫码支付每天最多500元的新规定,本次新规将于4月1日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