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淘宝合伙人是一群借助阿里巴巴完善的电商生态产品改善农民生活形态和生活方式的人,他们是有理想、有抱负、为了建设美丽新农村而努力的群体。
让家乡人能买到物美价廉种类繁多的商品,从生活用品到农资农具。
让家乡人能通过电子商务将自家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勤劳致富。
农村淘宝合伙人,就是和我们一起携手实现这些梦想的人。
桐庐团县委副书记邵翰云说,截止到目前,已经超过两万人报名。“我们希望通过专职从事农村淘宝项目,吸引更多年轻人返乡创业,在‘农村淘宝’平台上为村民提供代购、代销、生活类电商服务等,如果做得好的话,收入水平不亚于城里的工作。”
邵翰云透露,返乡创业的年轻人主要收入是靠佣金,每单平均能获得8%的佣金。不过,邵翰云表示,后期他们会对“村淘合伙人”进行考核,主要有服务质量、订单数量等,“如果在全县所有村淘点中排名最后一位,那么,不好意思,你就得退出。这也是为了激励大家更好地为村民服务。”据悉,6月底前桐庐全县农村服务站点将达到200个,新增的92个点都将采用2.0模式。“
目前,服务人群覆盖面还只有10%左右,通过这种模式,年底有望提升到50%。”王红春说,到时大约可容纳600位返乡创业的年轻人。
农村淘宝合伙人获得哪些支持
技术支持:专属的账号操作相关技术支持。
业务培训:阿里巴巴可提供完善的系列培训,包括操作说明、经营技巧、促销手法等系列培训,简单易懂上手快。
运营支持:菜鸟网络全程跟进,物流支持高效便利。
奉节县草堂镇竹坪村,蔡茂林和妻子准备给客户发货。记者 蒋雨龙 摄
商报记者 张宇
自去年9月15日奉节县与阿里巴巴集团签订意向性农村淘宝战略合作协议后,奉节农产品插上了“电商”翅膀,全县共建起120个农村淘宝服务站,带动60个贫困村、近1万户贫困户网销农特产品,帮助贫困户户均增收750元。
农村搞淘宝,究竟哪点好?前日,“创新驱动促发展”主题采访活动走进奉节,为了大家展现乡间“买手”与“卖手”的致富故事。
村淘合伙人月入上万
家住奉节县草堂镇竹坪村的蔡茂林,是当地的名人,去年以来,他因为试水开设村淘服务站、农民电商合作社,成为当地的创业典型,被不少媒体争相报道。而2年前的他,还是建卡贫困户。
去年9月15日,奉节县农村淘宝上线,蔡茂林成了草堂镇竹坪村淘宝服务站合伙人。开业后,他一边帮村民网购物美价廉的生产生活用品,一边将当地的农特产品等通过网店向外销售,每月都有上万元收入。蔡茂林回忆,村淘服务站开业当天,帮助村民采购农用车、日用品、电器等产品,交易额达150.5万,创造了农村淘宝单个村点单日的交易纪录。仅提成返点,蔡茂林一天就挣了3万元。
“农村电商让我脱了贫。”蔡茂林表示,通过网上直销,店里的农产品溢价10%以上,他把2块不到收购来的脐橙,分拣为特、优、乙级进行销售,最贵的卖出8元一斤。仅今年一季度,蔡茂林就卖出脐橙40多吨,实现40余万的销售额。
贫困户零成本搞养殖
“我现在只专注于销售,把种养殖的事全部交给了村民和贫困户。”蔡茂林称,今年以来,他与220余户农户达成一致协议,共同成立电商合作社,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
电商合作社的模式很简单,蔡茂林只管销售,把种养殖交给村民,他以底价进行回收和销售。搞种养殖,没有启动资金怎么办?蔡茂林特地垫资投放了5000只鸡苗,分发给75户贫困户养殖,每户都能养殖30只到100只,基本实现了家家户户都有鸡养。
2013年,李兴华做农活时摔伤头部,落下残疾,失去了劳动能力,成为深度贫困户。在蔡茂林的帮助和鼓励下,李兴华搞起了黑羽乌鸡的养殖,还免费得到了100只鸡苗。李兴华给记者算了笔账,100只鸡,平均每天产蛋40个,电商合作社以一个蛋1块2毛的价格回收,他一月就能挣1000多元。加上活鸡回收的利润,李兴华一年就有2万多的收入。尝到甜头后,他称明年要扩大规模,“至少再养上200只鸡。”
贫困户一买一卖
户均获利1100元
作为三峡库区的移民大县、国家级贫困县,奉节县截至2015年有贫困村135个,贫困人口12.4万。奉节借用农村淘宝的优势,探索出一条电商扶贫的新路。
前日,记者来到奉节的阿里巴巴农村淘宝县级运营中心每天,这里的十多辆物流车,将把货物分送到全县120个农淘服务站。
仅今年春耕期间,奉节的农户就通过互联网购买农药、化肥等农用物资共419万元,对比实际门店的销售价格,网购帮农户节约了106.4万元,惠及3.5万贫困户,户均节支350元。
据介绍,全县年产脐橙23万吨,去年9月农村淘宝开通后,有20%的脐橙是网上卖出去的。同时,腊肉、蜂蜜、泡菜等农特产品也在竞相上行,截至目前全县农特产品上行累计达2亿元。
半年时间,电商数量从250余家猛增至1600余家,直接带动60个贫困村、近1万户贫困户网上出售农特产品,按村淘覆盖村来测算,帮助贫困户户均增收750元。
本文整理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email:kf@53shop.com 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