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些不法分子又盯上微信了,微信又出新骗局,潜伏微信“僵尸好友”诈骗多人上当,大家在看到以下信息一定要注意了。
现在绝大多数智能手机用户都会使用微信,久而久之,很多人的微信里就有了好几百号好友,而其中一些没有联络的好友被大家称为"僵尸好友"。前不久,浙江有位女会计就被"僵尸好友"骗了75万余元。
“董事长”突然加微信 一小时骗走76万元
近日,浙江温州某企业会计小琳收到一条微信好友添加请求。对方的名字、头像和公司董事长一模一样,小琳在工作群里见过董事长的微信号,但双方并非好友,面对添加请求她并未起疑。添加后,小琳与"董事长"微信没有聊天,成了"僵尸好友"。就这样,这名假"董事长"潜伏在小琳微信好友里,从其朋友圈了解小琳生活、工作习惯等。
8月5日,这名"董事长"将小琳拉入一个内部工作群。
浙江温州市公安局刑事侦查支队 林内乐:这个微信群它名字就是他们公司名字,里面有八九个人名字和头像也是一模一样的,整个就是一个伪装的微信群。
很快,"董事长"在群里询问小琳公司账户金额。在获悉账户内有约200万元余额后,"董事长"称有笔往来款要支付,让小琳马上打给对方,并发出对方账户信息。
短短一小时内,小琳根据指示分两笔分别汇出6万元、70万元。第三次,骗子再度要求小琳汇出69万。有些疑惑的小琳致电公司董事长核实情况,董事长根本就没有要求她转账。
浙江温州市公安局刑事侦查支队 林内乐:特别提醒一下公司的财务部门,特别是在转账时一定要电话核实,电话和老板核实一下有没有这笔转账、有没有这笔业务往。
据了解,这类型诈骗案件,犯罪嫌疑人非法渠道获取公司人员信息后,以微信添加手机号码的方式添加好友,再进行下一步诈骗。由于这类方式非常具有欺骗性,被骗者往往事先锁定公司财务人员或人力资源主管,导致被骗者损失十分惨重。
警方提示:尽管骗子的诈骗手法不断翻新,但仍有很多方法识别。例如,虽然骗子通过不法渠道获取相关信息,得以克隆QQ或微信的名称和头像,但很难复制QQ空间、微信朋友圈的文字、图片等内容,所以仔细辨别即可判断真伪。另外清理下微信好友,对一些主动添加你,又不聊天的"僵尸好友",要电话核实身份,也许骗子正悄悄潜伏在你朋友圈。
此外,警方还提醒群众:凡是在qq或微信中要求转账或充值的,一定要向当事人当面核实或亲自打电话确认。
手机突然变静音 银行资金被转走
手机上各类应用软件的出现,为用户提供了更多便捷的生活方式,然而在使用的过程中大家还是要留个心眼,因为一些不法分子也在利用这些应用程序的漏洞行骗。
家住北京的张女士告诉记者,8月11日,她发现手机微信和短信突然变成静音,想调出声音,结果还是静音。当时以为是手机出故障,没有在意。到当天下午5点多再看手机时,才发现与银行卡关联的支付宝内有17笔支出,共计上万元!
从上午9多开始转的到下午3点多,一共被转走17笔,少的有两三百块钱,多的是一千多块钱。
张女士说, 11号当天开了一天的会,同时,手机和卡都放在身边,没有人拿过,也没丢失过。联想到微信和短信突然变成静音,而且自己怎么也调不过来,张女士怀疑是被人用木马病毒程序将手机控制,然后将钱转走。
警方统计显示,类似张女士这样的案例不止一起。这类案其主要手法是犯罪嫌疑人一般在手机短信木马病毒链接前加上一句话,诱导你点开网址链接,诸如"聚餐照片"、"老同学照片"等等,都是以"熟人"为切入点,还有就是以各种折扣优惠信息为诱惑,让接收方在不知不觉中随手点开病毒链接,植入了木马病毒。
而这种恶意程序,会优先运行,能盗取手机上一切跟账号、密码有关的资料,因此, 只要是接收到类似短信,切记不点、不回,要马上删除。银行卡已被盗涮的受害者,最好马上解除全部网上支付绑定,并对手机进行涮机。
以上就是潜伏微信“僵尸好友”诈骗多人上当的相关内容,小编就介绍到这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整理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email:kf@53shop.com 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