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帅家有30年养蜂史,父亲17岁开始养蜜蜂,他从小跟着父亲和蜜蜂打交道,凡是跟蜂蜜有关的事,他总能说得头头是道。渐渐地,有朋友向他提议:“既然你家里有这个积累,你又懂养蜜蜂的知识,干脆改行做蜜蜂生意好了。”张大帅动了心。后来,一条关于蜂蜜的信息忽然吸引住了他的眼球,近年来,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世界蜂蜜需求不断增加,而我国蜂蜜生产状况却陷入困扰,蜂蜜生产企业大量倒闭,蜂农们劳累奔波,效益却不高;市场上的蜂蜜,掺杂使假的很多。出生在蜂蜜世家的张大帅,敏感地意识到了这其中蕴藏的巨大商机。
他准备辞职养蜂的打算却遭到家人和亲友的强烈反对。为了赢得家人的支持,张大帅采取了“软硬兼施”的办法,一边耐心做着父母的思想工作,一边悄悄在网上寻找了一家450余箱蜜蜂的养殖户准备收购。2013年的中秋节,回家跟父母商量把自家的养蜂场扩大规模,形成产业模式,父母依然反对。于是他心一横,告诉父母把买蜜蜂的钱也交了,不能不养了,父母这才答应了。
事实上,跳出农门,在城市找一份体面的工作,是几乎每个农村家庭投资子女教育的最大期盼。因此,返乡创业的大学生最初都会遇到家人的反对和周围舆论的压力。
农业养殖最大的风险来自市场。近年来,毒豆芽、爆炸西瓜、避孕药黄瓜等一系列负面新闻的出现,使得不少农产品常常面临滞销。张大帅在创办养蜂人蜂场之初,也遇到过同样的销售难题。
当时,受到市面上“糖浆蜂蜜”风波的影响,很多消费者在购买蜂蜜时心里都会有个大大的问号。“他们首先会质疑你的蜂蜜是不是真的;如果是真的,他们担心里面有没有掺白糖;就算你没有掺白糖,他们也会怀疑你的蜂蜜是否经过高温加工,从而失去了营养价值。”
如何才能让消费者放心地选购蜂蜜?在朋友的启发下,张大帅想到了一个办法:组织潜在的消费者来养蜂场游览参观,他亲自做讲解员,让大家明明白白地看到整个蜂蜜的生产流程,从而放心消费。
一开始他通过亲戚、朋友和同事对外进行宣传,后来又利用安阳本地的一些网站和媒体等当地知名的门户网站发帖广而告之。再后来,当地的媒体记者也主动帮他宣传。结果来蜂场参观的人越来越多。有一次,本来是20辆车的参观者预约参观,结果来了30多辆车50多人。在保证卫生安全的情况下,张大帅让大家亲自参与割蜜,并品尝新鲜蜂蜜。没想到在销售环节竟然发生了“哄抢”,一个排在后面的女生居然把秤抢了过去,着急地说:“我买不到,你们也别想买了!”火爆的场面让张大帅很是欣慰。
本文整理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email:kf@53shop.com 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