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小,利润大,不起眼的镇江豆制品行业忙着

发布时间:2015/3/2 11:36:51

小小的一个豆制品的不起眼的行业,利润确很大,来看我市豆制品行业是怎么样忙着“团团赚”的?

        小作坊里凉香干的匾子

        元旦期间,市民陈先生走进江滨菜市场买豆腐。龙脑、祖名、琼玉,还有几个不知名的小作坊的产品,七八家摊位,让人眼花缭乱。小作坊的产品虽然价格更实惠,但为了安全起见,陈先生还是多花几角钱选择了一个知名品牌的豆腐。

        豆制品作为健康食品,很受人们喜爱,近年来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而放眼镇江市场,豆制品来源不少,但无论是像龙脑、国宏这样有生产规模的企业,还是众多小作坊,谈起来,每一家都在叫苦。去年12月28日,在市豆制品行业协会换届大会上,“镇江豆制品行业何去何从”成为大家最关心、议论最多的话题。不少小作坊甚至主动提议:“不如由龙脑出面牵个头,对行业进行全面整合,我们愿意跟着走!” 

        生意越来越难做

        豆制品行业一向是食品产业中不起眼的小行业。市豆制品行业协会虽然有30多家会员单位,但除了龙脑豆制食品有限公司和国宏豆制品厂有一定规模、有自己的品牌,其他都是小而散的个体小作坊。

        磨豆腐是一件非常辛苦的活儿,俗话说,“世上有三苦,撑船、打铁、磨豆腐”。头天晚上挑选好豆子并浸泡,凌晨3点左右当别人还在梦乡,许多豆腐小作坊主就要起来磨豆浆了。磨豆、煮浆、滤浆、点豆腐、压匝、切豆腐、臭豆腐等20道工序,需要耗费20多个小时。“即使如此辛苦,一年下来也赚不到多少钱。”金山茶干加工厂老板吴守平说,一斤黄豆成本就要2.6元,再算上人工、水电等成本,一斤香干才卖2.8元-3元,利润薄得很多人都想不到。一年下来,赚的钱还不如在一般企业打工。“只是干了十几年了,对这一行有感情了,一下子放弃掉还真有点舍不得。”

        消费很热,但市场很冷。虽然近年来人们对健康食品的消费需求大幅增加,但豆制品行业面临的竞争却更加激烈。为了生存,众多小作坊不惜通过压低价格来扩大销售。而与此同时,豆制品生产的原料,房租、用工等成本不断攀升,小作坊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再加上国家对食品安全越来越重视,消费者品牌意识增强,小作坊的生意越来越难做。

        在小作坊感叹生意难做的同时,像“龙脑”这样的龙头企业,也面临着发展的尴尬。2009年,“龙脑”借退城进区的契机,投资1000多万元,改建了5000多平方米的厂房,上了8条生产线,达到了日磨20吨黄豆的生产能力,可为市场提供100吨豆制品。而目前的事实是,“龙脑”每天的黄豆使用量只有5吨,相当于只释放了四分之一的生产能力,上千万元的投资并没有发挥出最大效益。

        在这样的背景下,祖名、清美、琼玉等外地豆制品品牌趁机而入,蚕食着镇江市场。镇江豆制品行业发展,该何去何从?成了整个行业都在思考的问题。

                      行业主动提出“抱团”

        “希望‘龙脑’出面牵个头,对行业进行整合,我们愿意跟着你走。”2011年12月28日,市豆制品行业协会举行换届大会。会上,会员单位更关心的不是换届本身,而是行业未来的发展。一番商议之后,不少小作坊主提出了这一大胆的想法。

        “要在以前,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但现在形势不同了,大家都在考虑自己甚至整个行业未来的出路。”镇江市豆制品行业协会会长、龙脑豆制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吕为国告诉记者,豆制食品生产投资小、技术含量低,小作坊、“黑作坊”不断出现,在食品卫生、食品添加剂安全使用上难以管理,给豆制品市场安全带来隐患。此外,响应“退二进三”的需要,“龙脑”、国宏以及其他小企业均面临拆迁。经过商议,大家提出了由“龙脑”牵头,30户会员单位加盟,成立镇江豆制品股份制企业,采取统一标准,集中生产、统一管理,统一配送的“抱团”发展方案。

        “其实像南京、杭州等城市已经有了可以借鉴的做法,由龙头企业带动,政府牵头,将生产企业整合在一起。”吕为国向记者描述了大家建议的整合方案:建立一个生态化的豆腐生产基地,可以制定统一标准,集体打“龙脑”这个商标,把“龙脑”做大做强;也可以集中在一个园区内,严格按行业标准生产,条件成熟了再打造自己的品牌。在吕为国看来,统一到生产基地内,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可以发展循环经济——豆渣可以作饲料搞养殖,废气可以生产沼气,用来蒸煮豆浆,废水经过加工处理后可以种菜。“统一起来不但利于管理,保证质量,生产成本也可以降低,市场竞争的能力会进一步增强。”吕为国说。

        “这不仅仅是豆制品行业发展的问题,还关系到让市民吃上放心豆腐的民生大事。我们的方案能否成真,最关键的是要看能否得到市政府的支持。”协会秘书长沈殿凤说,目前,协会正在准备向市政府提交用地申请。记者在沈殿凤那里看到了申请报告的草稿,最后一段这样写道:“按生态化的要求建厂,豆渣养猪,猪粪种菜,豆制品生产用水量大,但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可养猪,可种菜,猪肉、蔬菜可提供市场,供应市民,实现良性循环。特向市政府请求划拨或低价补贴的方式批给土地500亩,以解燃眉之急。”“提交给市政府的申请报告后面,将会有协会会员单位的集体签名。”沈殿凤补充道。

             愿望很美好,实现不容易

        愿望固然美好,但能否成为现实,谁也难以给出定论。

        “豆制品虽然消费面很广,但附加值并不高,考虑投入产出比,政府会批这块地吗?”听到关于镇江豆制品行业希望建立生产基地,进行整合的消息,市民吴先生认为,不知政府部门会如何看待这件事情,如果单纯从经济的角度,拿出这样一块不小的土地,似乎并不划算;但如果从民生的角度考虑,其他一切似乎都应该为之让路。

        “现在的市场是充分竞争的市场,就是要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应该尊重市场规律,即使整合,也不能原封不动地搬进去生产,也要提高门槛,实在不适应市场需求的小作坊就是要淘汰掉。”市民陈先生认为。

        对于成立豆制品生产基地,一些个体小作坊又作何打算?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国家食品行业的准入门槛越来越高。豆制品个体小作坊也面临着从家庭作坊向现代企业转型的抉择。“如果行业整合的事政府能够批准,我决定放手一搏,拿出多年的积蓄添置新的生产设备进去发展。”采访中,个体小作坊主吴守平表示。

        “豆制品行业其实还大有文章可做,今后要想做大做强,必须创新思路,不能再拘泥于现在的发展。”吕为国表示,与外地企业相比,镇江的豆制品种类还是显得少了。“可以拓展早餐市场,加工放心豆奶,还可以生产麻辣、五香豆干等卤制品,与旅游市场结合起来,开拓休闲食品市场。如今社会生活节奏快,可以把豆制品进一步深加工,切好后包装起来,让消费者拿回去就可以食用或者入锅烹制,这样一来方便了消费者,二来提高了附加值,三来提高了品牌的影响力。”

        吕为国表示,要想在市场立足,要想做大做强,除了质量,还要有品牌意识。

        目前,我市加入豆制品行业协会企业有30多家,但注册了自己品牌的仅有“龙脑”和国宏的“金山”两个,绝大多数小企业、小作坊的品牌意识仍然薄弱。“除了要工业化,还要品牌,才能实现产业化。”吕为国表示,作为镇江豆制品行业的龙头企业,经过这些年的发展,“龙脑”也仅仅是市知名品牌。要想做大做强,必须走品牌化发展之路。目前,企业已经着手准备,向江苏省著名品牌的方向努力。

        采访中,记者感受到了我市豆制品行业生产者要向产业化发展的决心。然而,美好愿望要成为现实,必然不会一帆风顺。生产基地用地能否得到批准?通过什么样的形式进行行业整合?如何突破货架期短的瓶颈,实现冷链生产运输和销售?如何突破目前销售半径小,市场占有率不高的障碍?每一个,都是摆在眼前需要去面对和解决的现实问题。


查看最新100个创业项目分析》》》

 

本文整理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email:kf@53shop.com 进行删除处理。

上一篇:如何把最不起眼的项目争取到最优厚的利润

下一篇:哪些利润最高的不起眼行业好做呢?推荐一些不起眼但是利润不错的项目

推荐货源
选择分类:
阅读推荐
最新资讯
分类栏目
新手开店 开店经验 淘宝推广
进货技巧 淘宝故事 网店装修
图片处理 网购技巧 行业新闻
创业项目 淘宝考试 品牌排行
微信开店 品牌百科 微商货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