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国货品牌是怎么火到国外的?

发布时间:2016/8/15 18:16:06

如今很多的洋牌子杂技国内很受欢迎,但是我们的国货也有不少深受歪果仁喜爱的。今天我们就来讲讲三大国货品牌是怎么火到国外的吧。


老干妈

老干妈是中国品牌的一个传奇,是像可口可乐一样的神存在。

陶女神,年近50岁才开始创业,一切都不按常理出牌:没有上市,不靠资本,不靠后台,完全野蛮生长走到今天,69岁的老干妈创始人如今已身价70亿!

这几年一直风靡全球,这几天又靠着好口碑,在里约奥运会期间巴西的货卖脱销了,某网站还专门为此提高了价格,但老外们还是觉得物美价廉,爱它爱到无法自拔。

8块钱一瓶的辣酱,每天卖130万瓶,一年用1.3万吨辣椒,1.7万吨大豆,销售额40亿,15年间产值更是增长了74倍。

到底老干妈凭什么这么牛,

真的只是陶华碧老太太的个人商业直觉吗?

额,陶老太太有一套自己的经营哲学,自己看吧。

1. “奇葩”经营模式

从一开始他就有着和别人不一样的经营模式。

卖起货来霸气侧漏:

1.历来以火车皮发货,量小不发。

2.先打款后发货,现款现货,现金流充足的令人结舌。

3.不做推销,不打广告,没有促销,坐在家门口,经销商就来抢货。

4.不上市、不贷款、不融资。别的企业到处找贷款,拉融资,想上市,老干妈却多次拒绝政府的融资建议。

老干妈一直走纯粹路线,绝对的资本绝缘体,在如今“资本为王”的大环境里,一直是一个特别的存在。

很多人找上门来要投资,老干妈都避而不见,于是投资机构就去找政府,但政府也做不通,老干妈不要银行贷款,甚至政府的钱也不要,更不用说外面来的投资机构了。

公司发展这么多年来,一直坚持现款交易,而且有多少钱就做多少事,从没出现过资金周转困难的情况。“我们没有这个需求,而且只专注做辣椒酱,不搞其他的,所以没有跟那些机构接触的必要嘛。”

与欧洲许多古老的公司一样,做好产品,恪守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充裕的现金流和强大的品牌效应,便可以支撑老干妈继续往前走很远。

“我只晓得炒辣椒,我只干我会的。”用自己的钱,做自己的辣椒。

2.死磕真诚

“我不懂什么时髦的管理方法,我就靠诚信,我要诚得别人不忍心骗我!谁要是骗了我,别人就会说:‘你连她都忍心骗啊?’谁就在同行中臭名远扬,难以立足!”

没想到,有些合作伙伴和厂家为了私利或某种目的,还真的准备骗她。有一次,她的公司急需豆豉原料,让重庆的一家豆豉酿造厂赶紧运来了10多吨豆豉,因为是“等米下锅”,检验员收货时也就没特别仔细看,谁知货下车后,才发现外面摆放的豆豉是质量好的,里面的豆豉居然都馊了!如果只顾赶着生产,这批豆豉经过特殊处理后也就吃不出来了,但陶华碧哪能容忍对顾客有一点儿欺骗?坚持要求退货,整个企业被迫停工两天。

这家企业的灵魂就是纯粹,全世界的老干妈都能做到一个味道,永远熟悉的味道和熟悉的配方,不搞花里胡哨的资本,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踏踏实实经营,商业不就这么简单吗?

所以说,早期老干妈的50多家对手,并不是被老干妈打败的,而是自己打败了自己。

踩上狗屎运外加自己也争气

回力

如果一味地为那份过往的情怀买单,但情怀总有消耗完的一天。”

回力去年的成绩是卖出6000万双鞋,销售额超过35亿!淘宝上有8000个开回力专卖店,很多人都好奇: 一个85年的老牌子来说靠什么延续品牌生命力?

其实,早在2001年的时候,回力人其实是很痛苦的,上海各大商场都歧视回力。

有一天,商场的人就直接找到回力老总,婉转地说:“ 等回力鞋有了新品,再来这里设立专柜吧。”

想到当时的情景,回力的高层想想仍觉得“胸闷”,也让他们下定决心要为老品牌转型发展,谋求新的生路。

但好在回力运气不错,转机发生在2008年,一位好莱坞明星一脚蹬回力鞋的照片引爆了网络。

随即就引发了一股怀旧热潮。因为回力在欧洲的走红,让这个国产老品牌在国内也重新焕发了生机,国人终于意识到:

原来中国最“古老”的运动鞋品牌,

穿在大明星身上一点都不老土,

反而有种别样的fashion。

回力创哥也是穿过的,好处是一不开胶,二便宜,缺点是闷和厚。这几年综合下来,为了延续品牌生命力做了以下几件事:

1.换血和找代工。请来曾经与阿迪、耐克合作的国际大牌设计师为回力做新款设计;而在供应商选择上,也引入了为国际大牌做代工的工厂来负责生产加工。但好像还是经典款吃香。

2.瞄准细分领域。回力瞄准几乎绝迹的雨鞋,研发新型雨鞋;针对童鞋,则加入了卫星定位和报警系统和防拐设计;开发内置平衡车功能的鞋子,往各种奇葩小众领域拓展。打造高科技产品的爆款。

3.提升产品附加值。轻视设计,不重视包装和宣传让很多老字号成为低档、廉价的代名词。”回力也意识到了上述问题,正在改进,但目前来看好像没什么效果,只能慢慢走一步看一步啦。

老公司有老公司的进步法,不能一口吃成个胖子,一步步慢慢来也未尝不可。

管理层每天花6个小时研究变革

安踏

1994年在福建晋江的一家制鞋作坊门口,第一次挂上了安踏的标志。如今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安踏已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以销售为导向的综合性体育用品企业之一。

它最年轻,也最野蛮,时时刻刻想着变革。当全中国的年轻人都崇拜Nike、adidas、NB等国外品牌时,安踏和360、李宁都在艰难前行,但是他们创造出了奇迹,去年 总营业额超过了100亿!成为全行业第一家营收过百亿的中国企业!

安踏CEO丁世忠回忆说,他们管理层基本上每天都在研究企业变革。 “我们每天上班有超过六个小时在研究变革的事情。”

1.靠团队执行力。2011年在清理渠道库存时,安踏能在6个月的时间,让全国绝大多数门店库存恢复到健康水平,保证体育用品行业三年调整期间安踏的终端加盟商存活率超过80%。

为了完成改造,丁世忠组了个200多人的检查团到处跑,以便跟踪数据,提供改进策略。他全当自己还是那个闯荡天涯的17岁少年,搞了辆中巴车在数省之间狂奔,拉着区域负责人一个个店面检查。从信息系统、货品摆设到厕所保洁统统都要挑毛病,发现问题当场解决。

2.居安思危。2016年,安踏的战略主题定为“颠覆、创新、高效”。丁世忠强调,安踏之所以颠覆自己就是为了自己不被别人颠覆。

3.多条腿走路。安踏定位为大众专业运动、买下FILA定位为运动时尚,买下迪桑特专攻滑雪和冬季运动市场。

4.不跟风。当体育用品关店潮来的时候,同行开始疯狂关店,断臂求生。丁世忠则只关了1000多家亏损店关了,盈利店面保留了下来。他不是那种跌倒后急着爬起来的人。趴地上,你一定要再抓把沙子,连这点小赚头都不要放过。危机来了,丁世忠反倒觉得全面改造安踏的机会来了。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在全国7700多家专卖店布局ERP。

热卖单品只要一出现,信息流就能从专卖店迅速传导到工厂,再次安排采购备料、生产运输直到上架。完成改造后,安踏的反应周期快如闪电,热卖单品只要30天就能重新上架。

靠着打不死的精神,安踏率先“跑”出全行业低谷,坐稳了中国体育用品行业龙头老大的位置。成为“中国运动鞋之王”,在未来最有可能成为“中国的耐克”。

对此丁世忠很不认同,他野心一直很大:不做中国的耐克,要做世界的安踏。

一个是坚守初心,一个是踏实成长,一个是狼性战场,三家的变革之路各不相同,也没有必然规律可循。


三大国货品牌是怎么火到国外的,这三大品牌不打广告却能野蛮生长,硬气!


上一篇:车内放香水好吗?汽车香吧车载香水怎么样?

下一篇:小米洗衣机发布会直播地址 小米洗衣机报价及图片

推荐货源
推荐资讯
最新资讯
分类栏目
新手开店 开店经验 淘宝推广
进货技巧 淘宝故事 网店装修
图片处理 网购技巧 行业新闻
创业项目 淘宝考试 品牌排行
微信开店 品牌百科 微商货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