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在中国医生集团大会上,就医生集团目前的情况作了解析,医生集团会掏空公立医院?E药经理人谭勇的看法是什么?下面一起来看下
目前被炒热的医生集团其实地处尴尬地带,一边要看着体制,随时都会被扣上“掏空公立医院”的帽子;一边要学习接触资本,否则要么得不到资本青睐,要么被精明的资本方玩得团团转。所以,医生集团与公立医院、投资者三者到底应该是怎么样的关系?在中国医生集团大会上,E药经理人总编辑谭勇用三个问题分析了这一问题。
一、医生集团会不会掏空公立医院?医生多点执业前景暗淡?谭勇从以下5个方面阐述了该问题:
1、在政策出台之前,多点执业是一个普遍存在的既存事实。
2、多点执业政策是国家层面看到医生被垄断和禁锢在现有体制中,生产力难以释放,政府又不能用激进手段实现生产力解放而推出的。我们期待有序逐渐的改革推进,在现有体系下最佳的选择是:优质的专家资源不属于某个医院,而是国家资源、社会资源。多点执业和公立医院不是对立,政府希望把医生解放出来服务全社会。
3、医生作为雇员的形式被公立医院垄断,使得医生不能充分流动,得不到合理有效利用。医生本身社会价值、经济价值没有体现。理论上医生和医疗机构之间的契约关系决定是多点还是全执。政府作为公立医院代表,主张改变契约,激活资源。
4、多点执业是自由执业前的过渡,政府试点过程中对市场摸底。
5、说多点执业就是掏空公立医院这样的话,无疑说改革之处说有人说农民承包土地就是挖人民公社的墙角。
二、多点执业初衷是分级诊疗,不是医生集团赚钱?
谭勇认为二者不矛盾,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首先看医生的职业发展方向是否和他的出发点背离。分级诊疗和多点执业没有矛盾,多点执业更多是为了分级诊疗,与此同时必须要为医生自己的发展摸索提供有利支撑。因为优质资源下沉不能提高医生收入,医生就不参与到分级诊疗中;如果医生增加了收入,也会促进分级诊疗。其实大多数医生都在等待医疗市场对医生集团方向的自然调节。
其次医生多点执业政策初衷不能简单和分级诊疗划等号,这两件事情不是同时发生,目的也并不完全一致。不能认为医生集团的出现,是医生多点执业政策所带来的。这两件事情有相关性,但不是等号。医生集团出现对医生多点执业有推动,但本质上是由于医疗资源稀缺,原有结构无法满足,最终的驱动力仍然是用资源优化配置的结果。所以不管是多点执业政策的出现,还是医生集团的出现,本质上是医疗服务市场的驱动。
三、医生集团依赖合伙人模式,资本帮不上忙?
谭勇认为,第一,如果医生集团的核心是少数人独有的技术,将很难有价值;而只有当医疗服务可以复制的时候,价值才会放大,比如细分学科的专业化、模式、同时拥有庞大及高效的单病种转诊网络。第二,如果说医生集团不适合投资,按此推论医院也没什么投资价值了,况且事实已经给出了答案,不同类型的医生集团正在受到资本的亲睐。
以上就是本次中国医生集团大会就医生集团会不会掏空公立医院相关内容,后续也会大家报道相关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