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认为,虾性温味甘咸,有补肾壮阳、开胃化痰、通乳等功效。民间特别提倡男性中老年人常吃虾,以补肾之不足,有壮阳之功。其实,按中医药食同源理论,凡腰膝酸软、周身乏力、怕冷畏寒、有阳虚表现的人,无论男女,都适宜吃虾。
虾四季可食,因其性温味甘含高蛋白,故在冬季吃,更有助于提高人体免疫力,补益效果也更好。
需要注意的是:阳盛和阴虚有内热的人,以及口干、唇燥、便秘、尿赤的人,不宜吃虾;中医认为,虾为发物,吃虾后有瘙痒等过敏表现的人和患有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炎和哮喘的人,应慎吃或不吃虾;虾属高嘌呤食物,痛风患者应忌吃。
虽说都是虾,但不同的虾有不同的特点,也有最适合它们的烹饪方式。比如海虾一般是冷冻的,最好做油焖或烧;很小的那种河虾适合直接加入盐、面糊炸着吃;基围虾、海白虾可以做成白灼、椒盐两吃。虾类在烹制的时候,身体会弯曲,烹制虾的时间不宜过长,因为这会导致虾肉变硬变干。无论是去壳还是未去壳的虾类都可以用水或清汤来烹煮。虾壳是极好的烹制虾肉的原料,可将虾壳放入沸水中以文火煮10分钟左右,然后从水中滤出虾壳,再将虾肉入汤汁中烹制。还可将生的虾壳磨制成粉,用来制作鲜美的调味品,另一旦解冻,虾壳会特别难以去除,因此去壳工作应在解冻之前进行。
健康吃虾五步走
第一步:选购
选虾时要仔细观察,虾的背部呈青黑色是新鲜的表现,一般以个体完整、甲壳不脱、尾节伸屈性强、体表洁净有干燥感的为佳。另外,要谨慎购买来历不明的冻品小龙虾或已处理好的虾尾,因为这些产品有可能不太新鲜。
小建议:
虾不是越大越好小河虾才最营养
第二步:清洗
回家后,将虾放入清水中浸泡1~2个小时后,取出逐一刷洗干净。
第三步:整理
剪去大半个头壳,并顺势用剪刀在裸露出来的头连背部的地方挑去黑色胃囊。用手拉住虾尾部的尾甲,抽出肠线;在背上竖剪一刀,以便入味。
第四步:烹饪
因为虾体内含有细菌,务必经高温烹至熟透。夏季天气炎热易上火,最好选用清蒸方式烹饪。
第五步:吃虾
吃虾时最好加姜加醋,可解腥增鲜,发热散寒,帮助消化,更有杀菌作用。虾做熟后不宜存放,最好一次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