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政策的放松点燃的却是一线城市火热的成交热度,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的各个房地产交易大厅里人满为患,摩肩接踵,高烧不退。
数据显示,北上广等一线城市2月份房屋成交量比1月份上涨了70%,而在苏州和深圳这样炙手可热的城市里甚至上涨了90%以上。此外,一线城市的房价也迅速攀升,以每月平均上涨20%的速度递增,再次把国内楼市的气氛炒作到令人眼热心跳的程度。
而事实上,最需要去库存的三四线城市显然还是不温不火的,在这样“暴力+杠杆”的刺激政策下,三四线城市的房屋成交量2月份仅比1月份增加了24%。随着国内老百姓投资水平的提高,包括温州炒房团覆灭的下场,令一线城市里的中产阶级不去再去三四线城市投资,还同时,三四城市里的老百姓包括进城农民工买不起房的仍然还是买不起……
股民担忧:会不会成为另一个“人造房市”
最近网上盛传一个段子,将民间弥漫着的一股悲观情绪表露无余,段子是这样写的:
去年A股“国家牛市”与现在的“人造房市”异曲同工。
1、降首付=加杠杆;
2、暂停开发新地块=暂停IPO;
3、专家谈一线城市还要涨一倍=4000点是牛市起点;
4、深圳均价10万=全通教育500元;
5、鼓励农民进城买房=最后的散户进场……
估计写段子的人一定是个股民,吃足了“人造牛市”的苦头,受股灾伤害太大,记忆犹新,痛定思痛,才会想出这么有哲理的文字来!
因此,社科院研究员社科院尹中立(微博)表示,楼市调控要汲取2015年股市教训。今年楼市与去年股市,更相似的是,它们都是人为主导的,并非市场的自然选择。去年刺激股市的初衷是为了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改善我国的金融结构,希望通过大规模增加股本融资来降低企业的高负债率风险。今年刺激楼市是为了房地产去库存,同样是为了化解我国的金融风险。两件事情的政策初衷基本相同。但结果呢?一轮股灾从天而降,股民们损失严重……。
要警惕楼市暴涨之后出现暴跌
尹中立认为,这次股灾给我们最深刻的教训就是政府不应该过度干预市场行情,让股市承担过多的政策目标。政府希望通过投资者加杠杆的方式来给企业降杠杆的路子在理论推导上似乎顺理成章,但实践证明这是难以行得通的。同理,股市上走不通的事情,到了楼市这里,也同样是走不通的。
股市在5000点时的总市值为60万亿元,与居民的银行存款接近,而且其中有50%左右是国有股或法人股,与投资者直接相关的市值只有20多万亿。而楼市的总市值至少在200万亿元以上,是个人投资者持有股市流通市值的10倍以上。从全球经济史看,几乎所有的金融危机都是由房地产危机导致的,只要楼市出现大的波动,经济与金融一定会出现大问题。因此,一旦楼市出现暴涨暴跌,对经济的打击将难以估计。
危机当前,仍有机构看好房地产行业复苏
不过,很奇怪的是,各地楼市这么有悖常理的疯涨,却还是有人看好,认为这是地产行业复苏的最大机遇。其中不乏一批机构投资者。
中银国际认为,中央和地方政策密集出台显示了政府对于房地产行业的呵护,预计放松政策也将延续一段时间,同时目前一线城市火热的成交热度在二线城市政策推动以及一线城市需求外溢之下正逐步扩散到二线城市,二线城市的成交放量可以预期,看好如南京、杭州、厦门、武汉、重庆等二线城市。
兴业证券认为,经济疲弱背景下,房地产行业重要作用凸显,政府扶持力度将持续加大。同时货币政策的持续宽松背景下,基本面复苏将超预期。持续推荐华联控股、香江控股、世联行、财信发展、华夏幸福、保利地产、万科A、三六五网。
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原所长贾康表示,2016年中国经济可能出现阶段性探底,之后有望企稳。目前房地产调控因城施政的方向非常明确,从全局来看,中国应该支持房地产业的发展,而且房地产去库存也是主要任务。但是,个别房价上涨过快城市也应出台政策,抑制房价过快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