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圣雄甘地为了激起印度人的民族情结,坚持每天用纺车织这种老粗布,以示自己维护印度人的文化传统,拒绝接受英国殖民统治者带来的工业化布匹。这种小农经济下的典型产品之一老粗布,已是城市居民忘却的东西,尤其是城市的年轻人,他们了解老粗布的途径只能在历史书上,或者在博物馆里。这种由人工编织、纯棉质地的布匹,曾经作为中国传统织布工艺,使每一个中国人都能穿上衣服、盖上被子。但在工业化时代到来的时候,他迅速被淘汰,市场大幅萎缩。
魏文涛却从一文不名开始,把老粗布做到了另一个境界
2004年,魏文涛随女友来到了吕剧发源地、著名的董永和七仙女传说的故事发生地博兴。其时他不仅身无分文,并且连工作都没有。魏文涛不甘于整天在宿舍里睡觉,就骑着自行车在博兴转悠。偶然的机会,他看见一个小门面写着老粗布,心想这个老粗布是不是自己小时候母亲织的布?于是就走了进去,布果然是那种布,并且工艺、花色都完全保持着原来的面貌。在亲切之中,魏文涛又有些兴奋。老粗布经过了几千年的历史,其生产和加工工艺并没有发生变化,所以一眼看去依然熟悉这么多年老粗布都没有发生变化,如果自己把他变一变,就可能产生不一样的效果。
魏文涛是学美术出身,对于布艺设计有自己的一套想法,想到这里,他回去和女友一商量,俩人一拍即合,决定就向这种传统的布艺下手。魏文涛的思路显然和博兴的同行们不一样,他首先想到的就是成立公司,注册品牌,而其时,博兴的同行们只是为了生产老粗布而生产,再简单地把他卖出去。魏文涛成立了山东省博兴县天子老粗布工艺制品厂,并且把寓藏着董永和七仙女传说的老槐树作为商标注册了。
万元投资创业项目,魏文涛其实并没有多少钱,他和女友两人每月不过1000元生活费,要想创业,谈何容易!又要找房子、找资金,这些都要一点一点地办下来。魏文涛就继续骑着自行车在博兴转悠,四处找合适的办公地点。终于找着了合适的房子,却没有钱交房租。他就又找朋友、亲威、同学四处借钱,终于说服了一位高中同学投资1万元,同他合伙干。就这样,2004年底,魏文涛的粗布厂终于成立了。
工厂是成立了,但1万元已经交了房租,接着,又发生了令魏文涛更为难的事:投资人因为家里的原因要退出。于是,魏文涛的工厂才成立,就欠下了1万多元债务。
万元投资创业项目 老粗布文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魏文涛的生意渐渐上了轨道,如今的魏文涛不仅还清了欠下的1万元,并且为家里买了房子,自己也买了新房、买了车。如今的天子粗布厂拥有60多名织布工人,另外还有近30名后期加工工人,魏文涛生意正在一个新的台阶上起步。
说到老粗布,魏文涛并不是最早做这行生意的人,但他的发展速度却远远超过了同行。如今的博兴已经成了中国老粗布基地,竞争也开始加剧。在魏文涛看来,自己的优势就是经营了一种文化概念。
因为意识超前,老槐树粗布无论是产品的包装方式还是企业的运作方式都成了同行们的抄袭目标,甚至是魏文涛的网上推广方式都被同行们抄了去。但魏文涛认为,惟有文化是抄袭不走的,而老槐树粗布的核心正是文化概念。
万元投资创业项目 老粗布另类网商经
代理商也全部都是从网上找来的。说到这里,他表示,尽管生意来自网上,但要谈成还得落到现实中,对方肯定会前来考察。有一次,一位代理商从网上看到了他的信息,跟他打电话说要过来考察,代理商来了之后,考察了几天,很明显,代理商在博兴选择了多家老粗布生产厂参观。最后代理商选择了魏文涛,谈到理由,这位代理商告诉魏文涛:我转了几天,发现博兴的粗布厂老板中,你的学历是最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