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襄阳路市场怎么样?
近两年来,襄阳路市场要“搬”或“迁”出的消息不绝于耳,一些“居安思危”的经营户早就作了打算。一对经营童装的夫妇,丈夫在照看襄阳路商铺的同时,妻子在普安路的霓虹广场另觅店铺。襄阳路的撤销并不会给他们带来“失业”的困扰。
与此同时,记者在襄阳路市场发现,几乎所有的店铺内都备有“店铺名片”,印有经营者姓名、手机、商铺编号和“主营业务”等信息。碰上出手大方或熟悉的顾客,经营者就主动递上名片;如今,卡片的发放更为频繁,店主们都希望告别襄阳路后,老主顾们还能找到他们的去处。
“如果襄阳路不拆,就算租金再高,我也会签下去。”一家专售传统服饰的店铺主人表示。她的想法恐怕代表了襄阳路市场大部分经营者的心思。如今,一家8至9平方米的店铺,平均租金每年在10万元左右;如果店铺毗邻人流较多的“大道”,面积在10至20平方米的,租金更要翻上几倍。但是,店主们如今面临的并不是“去”或“留”的问题。
有心“抱团”
4万平方米内879家店铺面临市场的撤销,不少商铺寻思着“抱成团”,试图延续襄阳路市场“年营业收入5亿元”的规模效应。
自今年1月4日襄阳路市场将被拆除的消息正式公布后,市场内的经营户也成了抢手的“香饽饽”,不少店主不时收到一些印有店铺租售信息的“邀请函”。它们大多来自沪上其他小商品市场,比如七浦路市场、龙华旅游城、静安小亭等。
【C-151店铺的老板】决心迁往龙华,继续自己的箱包买卖,并且打算在两个月后、襄阳路市场尚未关闭之时就着手经营龙华的店铺。像这样早作打算另谋出路的不在少数。同时,还有更多的店主仍在观望之中,“看看其他人家搬到哪里”。
无意恋战
在襄阳路市场,即使是市场中位置不佳的店铺,也可以雇“黄牛”招揽生意,“黄牛”按商品出售实际利润的30%至50%提成。对于不少店主而言,“襄阳路”三字几乎可以等同于“坐着收钱”。但是,也有部分店主对于“襄阳路模式”已无心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