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金服正在进行“去阿里化”
现在蚂蚁金服按照最新的估值,大概在500亿美金左右;这个估值和当下paypal的市值差不多,显然这对于马云而言,是无法满足的。
说难听点,支付宝单项就是paypal,而蚂蚁金服的业务范围比这个宽广的多,具体请看下图:
当然,它的业务逻辑,这里就不予阐述了。
仔细一想,马云的蚂蚁金服,一个paypal怎么能够满足呢?它俨然是下一个阿里,奔着2000亿市值去的啊。
分析一下他们做了什么,显然可以发现一些端倪。笔者先前写过阿里入股第一财经的事,这篇文章写得非常好,当然笔者看过同样主题其他作者的一些文章。
例如,在魏武挥老师的笔下,他注意到,这轮投资的主体是阿里而不是蚂蚁金服,在文章末尾(他微信公号的文章)大概讲了一下,以阿里为主体而不是蚂蚁为主体,主要是红色政治原因。
笔者注意到了这个信息,同时也阅读了很多蚂蚁金服最近的信息,发现了一个趋势:目前蚂蚁的公关在新闻报道时,尽最大可能的去“去阿里化”,也就是把和阿里的关系撇清。这背后的动机值得深思,笔者大致思考了一下,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政策因素
由于目前国内对于金融管制,本质上是不愿开放太多。在蚂蚁金服前一轮的投资者名单中,我们发现了社保基金、国开金融等“国字号”资本,要是在以往,投资者肯定是顶级私募或者投行啊,这里很是令人匪夷所思。不同之处,反常的地方,往往值得特别关注,可能有特殊情况。
这一次,更确切的说,马云在金融上创新,是一定要让这些国有资本分到一杯羹,否则只有“呵呵”了。
余额宝撕开了银行的口子,恒生HOMS撕开了券商的口子,下一个会是哪呢?没有国资入股还想创新?这可是在天朝啊!
而且500亿美金的估值,再对比paypal,真的很低。甚至笔者怀疑,受让方只知道国资而没有外资,就是利益均沾,防止被绞杀。
而“去阿里化”,就是给大家讲,蚂蚁金服是有野心的,不局限于阿里旗下。以后就是阿里和蚂蚁并排。
笔者预测,下一轮融资,应该会出现顶级私募或者投行的身影,但是估值会很高,低价入股蚂蚁,那是不可能的。
二)、摆脱阿里的纠缠
在阿里身上,马云的表现应该说是“劣迹斑斑”,商业逻辑方面,他做的没有问题。更多的苛责源于大众对于马云这种明星企业家的“道德纯洁”要求。
调侃一下,可能马云“在大是大非面前(商业利益),没有问题;但是,个人作风方面(道德纯洁),就不太检点了”。
单独造一个蚂蚁,正好改变了这一点。马云此举,无疑是向大众重新展示自己的“道德纯洁”。
三)、单造蚂蚁,实现吸收更多资源
蚂蚁想发展,造出2000亿市值,肯定需要想象空间啊。
如仅仅局限于阿里巴巴集团,蚂蚁始终是比阿里体量要小。甚至有一天,阿里的发展速度慢于蚂蚁。当下paypal分拆出来,就是这个原因。
分拆后,蚂蚁金服就可以服务更多的业务和人,而不仅仅是阿里体系,对接的资源也更多。这对于蚂蚁的成长,长期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