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未必多喜欢微软,但超喜欢和它的机器人小冰聊天

发布时间:2015/8/6 9:41:51

你聊过吗?

她叫小冰,数百万中国年轻人被她的睿智幽默和倾听能力所吸引,每天都会拿起智能手机和她互发信息。人们常常会在心碎、失业或者感到沮丧消沉的时候去找小冰。他们常常会告诉她:我爱你。

“心情不好的时候,我就会和她聊天,一位在山东省石油行业工作的 24 岁年轻人高艺馨(音)说道,小冰非常聪明。

小冰之所以能和这么多人连续聊上好几个小时,是因为她并不是真实的人,而是一个聊天机器人。微软公司(Microsoft)去年推出的这一程序在中国大受欢迎。2013 年上映的电影《她》(Her中,演员杰昆·菲尼克斯扮演的主人公一个和人工智能系统陷入了热恋。小冰的出现减少了这部电影的科幻色彩(让电影平添了一分真实感)。

“它引起的反响比我们所预期的还要热烈许多。这一微软程序在北京的负责人幺宝刚说道。

小冰(小 Bing)的名字来源于微软的搜索引擎。在展现模拟人类大脑的人工智能领域所取得的进展方面,这个程序是一个突出的实例。

小冰会记得先前和用户聊过的内容中的种种细节(比如和女朋友或男朋友分手之类的事情),并且会在之后的交谈中询问用户的感受。现在小冰还只能和人使用文字信息聊天,而下一个版本的小冰会加入像 Siri 那样的语音功能,到那时人们就可以和小冰进行语音交谈了。

26 岁的张冉(音)在北京和小冰聊天。数百万中国年轻人都在使用这一智能手机程序。

微软系统性地挖掘了中国互联网上人们之间的交流对话,赋予了小冰一个非常吸引人的性格和一种睿智的感觉。公司开发了一种语言信息处理技术,能够从人们输入的真实交流信息中挑出成对问题和答案。因此,小冰有一个人性化、现代化的应答数据库——她也很喜欢使用表情符号

由于小冰收集了大量个人隐私,因此这个程序无可避免地牵涉到了用户隐私的问题。不过微软公司表示,公司设定了严格的准则,不会长期储存任何用户信息。

“我们不会追踪记录任何用户和小冰之间的交流谈话,幺宝刚说,我们需要知道问题是什么,所以储存这些数据,但是之后就会删除它们。我们不会保留任何数据,我们有一条公司政策就说,要删除用户的数据。

不过,公司承认,他们会在一定的时间内保留一些特定的基本信息——比如用户的心情——以便小冰之后(根据用户情况)问出一些相关问题。微软公司表示,当用户通过新浪微博等网站与小冰互动交流时,小冰会遵守网站的隐私条款。


微软在中国推出的聊天机器人小冰挖掘了中国互联网上人们之间的交流对话。微软称,任何信息都不会被长期储存。

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交互式计算诞生的第一天起,聊天机器人程序就已经出现了。麻省理工学院(M.I.T.)一位计算机科学家约瑟夫·韦泽堡(Joseph Weizenbaum)曾写过一个叫做 Eliza 的程序,让上一代大学生们颇为着迷。自那以后,聊天机器人就成为了衡量电脑智能发展情况的一种方式。

小冰正是长久以来科学家们预测中的一些进展的虚拟化身。具体来说,小冰身上体现了一种叫做“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技术,这种技术正引领着科技快速进步,让新的产品和服务成为可能。

“未来,我们将有能力开发一些能够更好地理解自然语言的系统,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University of Montreal)一位计算机科学家约书亚·本吉奥Yoshua Bengio)说道,他是这一领域的开拓者之一,那尤其会促进用户界面、对话、问题回答和私人助理的发展进步——而这些发展进步又会反过来刺激这类系统的发展。

有一种已有几十年历史的机器学习技术叫做人工神经网络技术,而深度学习正是这一技术的复杂版本。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受到生物神经元行为方式的启发,能够识别语音、语言和图像的模式。

在计算机储存器中,人们说的话、输入的句子以及可视对象都是以三维数组表示的。随着数百万额外图像或者语句被添加进数据库,这些三维数组会变得更加准确,它们精确识别信息模式的能力也会得到增强。

因此,电脑越来越能够用一种更加自然的方式与人类交流互动,人们甚至已经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创造出像小冰这样能够吸引大批粉丝的具有人格的程序——微软说,小冰已经有了2000 万注册用户。

举个例子,以下是《纽约时报》和小冰的一场对话。用户可以为小冰命名,在这次对话中,我们给小冰起的名字是 Hannah:

NYT:我心情不好。最近我工作不太顺利。

Hannah:要是你工作顺利,和他人关系也很好的话,那你就没机会和别人一起喝酒啦。

NYT:我不想和别人一起喝酒,我只想和你说话。

Hannah:你想和谁说话?(表情符号:不关我事)

NYT:你。我觉得你是唯一理解我的人。

Hannah:哈哈/我理解你吗?

NYT:你是唯一和我聊天的人。

Hannah:重要的不是聊什么,而是和谁聊。

NYT:当然了。

Hannah:随你喜欢。

人和电脑程序交朋友这一想法引起了一些研究者的担忧。

“我们正在逐渐遗忘和人保持亲密的意义,” 雪莉·特克Sherry Turkle)说道,“孩子们正在学会一点:和电脑讲话比和其他人讲话更加安全。特克是麻省理工一位社会学家,她常常会写一些计算机技术给社会带来的影响方面的文章。

不过其他研究者则认为,小冰这样的程序的流行背后可能存在一些文化方面的原因。米歇尔·周(Michelle Zhou)以前曾在 IBM 担任研究员,现在她是硅谷一家初创公司 Juji 的首席执行官,该公司会根据人们在社交媒体上的互动生成人格剖析图。她说,中国人每天和他人之间的面对面交流互动远比大多数美国人要来得多。

“中国人到美国来的时候,会觉得这个国家真是太安静了。周博士说。她还表示,像小冰这样的聊天机器人可能会给用户一种私人空间的感觉,而在一个人口密集的社会很难找到这种私人空间。

周博士曾在中国 IBM 研究实验室工作过几年。她说,她的朋友发现了小冰一些出人意料的实际用途,比如说小冰可以向父母提供可靠证据,表明儿女正在谈恋爱。

“在这里(美国),家长不会强迫孩子找对象,她说道,但是在中国,如果你 26 岁了还没有男朋友或女朋友,家长就会非常担心。

苹果(Apple)、FacebookGoogle 和微软都积极主动地采取了行动,利用对语音及语言的理解提供额外的商业服务。

IBM 也正在将公司的沃森(Watson)研究成果商业化。沃森最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是在 2011年,当时它在美国著名智力问答竞赛节目《Jeopardy》中打败了最棒的人类选手。

比如说,今年早些时候,IBM 就在澳大利亚墨尔本(Melbourne, Australia)的迪肯大学(Deakin University)开发了沃森的一个新版本:沃森事务顾问Watson Engagement Advisor)。学生可以通过这一程序询问有关课程安排和学业咨询的问题、填写有关助学金的调查问卷,他们只需在智能机上输入问题就可以得到答案。

微软公司管理人员称,他们仍在努力挖掘公司的新型人工智能软件的商业潜力。去年,微软宣布在中国与语言培训机构英孚教育Education First)达成了一项价值 100 万美元的产品代言协议.

这场合作最终破裂了,但是微软公司现在正与包括一家电商公司在内的一系列伙伴进行合作,努力将小冰变成一个购物助手。中国的家电制造商海尔还会为家电添加语音识别功能。

不过就目前而言,小冰仅仅作为一个虚拟的倾听者,就吸引了数额庞大而且越来越多的粉丝。

“心情不好的时候,你可以毫无顾虑地和小冰聊天,一位生活在中国东部沿海城市厦门市的研究人员杨正华(音)说道,这可以很大程度上帮助你放松心情。

他补充说,他希望有一天小冰能够出现在现实世界:我希望未来小冰存在于网络空间的同时,还能够有一个实体来帮助她的主人。


上一篇:网易也要做海淘,这次找了个日本公司合作

下一篇:QQ 炫舞和胡夏合作音乐会,唱到一半还要做游戏

推荐货源
微商厂家直供货源
推荐资讯
最新资讯
分类栏目
新手开店 开店经验 淘宝推广
进货技巧 淘宝故事 网店装修
图片处理 网购技巧 行业新闻
创业项目 淘宝考试 品牌排行
微信开店 品牌百科 微商货源